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作为 “中国金线莲之乡”、全国金线莲最大生产销售地,漳州市南靖县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耀眼坐标。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赴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金线莲科技小院实践团,于7月1日至3日深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实践团紧扣科技创新与红色文化两大主线,穿梭于金线莲特色农业产业链与革命遗址之间,以科技力量探寻产业兴旺新路径,借红色精神基因厚植发展动能,让科技创新与红色传承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同频共振。
7月1日,实践队首站踏入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线莲科技小院。在接种室的超净工作台前,技术人员正将消毒后的茎段接入以香蕉为基质的培养基——这套领先的茎段快繁技术,较传统分株繁殖效率大幅提升。
技术人员介绍道:“淘汰瓶种,采用袋种,是对成本控制与产能提升的双重优化。过去瓶种模式下,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而袋种技术带来的规模效益显著,极大推动了金线莲种苗繁育的发展。” 炼苗区同样是技术革新的重要环节,每袋八两重的基质中,50-60株幼苗在30℃以下的自然光环境中,模拟原生林冠层微环境生长,烘干后虽重量大幅减少,仅剩一两多,却极大提升了移栽成活率,较传统方式提高30% 。“同一块地不可连作”的种植难题也因袋栽技术通过基质隔离,有效阻断了初代种植后土壤虫卵从根部侵蚀植株的风险而得到解决。
企业负责人介绍:“从茎段接种到袋栽炼苗,我们构建了全新的全链条体系。香蕉培养基不仅提供天然营养,其糖分还能激活内生菌抑制病虫害,这正是袋栽模式病虫害少、幼苗长势好的奥秘。” 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着这些关键信息,深入理解着科技对农业的强大赋能。
7月2日,实践队走进益寿金线莲种植基地,这里依山就势搭建的种植区域,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生态智慧。不同于常规种植模式,基地采用林下种植法,巧妙利用自然光线,却也面临光线条件对烘干效果的直接影响——光线充足时,二十袋鲜品即可烘干出一斤干货;若光线欠佳,则需三十袋方能达成同等产量。
“我们从2023年开始采用袋装种植,基质是独家研发的有机泥配方。” 基地负责人介绍道。在种植模式上,基地不断探索升级,从最初的袋栽,逐步转变为开袋栽,如今已深化为开袋后直接放地种植,历经四五个月的培育周期,让金线莲充分吸收土地养分。值得一提的是,经此培育出的金线莲制成茶叶后,冲泡出的茶汤呈现独特的深红色,且被检测出营养价值更高,在市场上颇受青睐。这种将自然环境与创新种植技术深度融合的模式,为金线莲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实践队员们仔细观察着基地的种植布局,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思考着这种模式可借鉴之处。
7月2日,实践队员走进青心兰园,感受闽台合作为特色农业带来的新活力。曾研习两年组培技术的许传辉,对兰花培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创新调整风扇风向,让气流均匀吹拂植株,有效改善通风条件;在灯光设置上,通过精准调控光照时长与强度,为不同品种的兰花定制专属 “光环境”。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园内兰花叶片舒展、花色明艳,长势喜人。
“南靖的气候适宜兰花培育,我们引入台湾花期调控技术,通过错峰上市增强市场竞争力。” 负责人补充道,基地不仅引进台湾优质品种,更依托网络直播开拓销售渠道,“单场直播最高售出千余盆,订单覆盖全国各省市。” 从珍稀品种培育到培育技术创新,再到销售模式突破,闽台农业技术融合与数字营销创新的双轮驱动,正成为传统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7月3日,实践队走进梅林镇科岭廉政教育基地,在这片浸染着革命先烈热血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初心对话。科岭红色党校校长王盛洲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开篇,深情讲述着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随后,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革命烈士陵园肃穆瞻仰。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镌刻着永不磨灭的英名。站在纪念碑前,仿佛能感受到先烈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接着,实践队探访了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和南靖土楼廉洁文化展示馆,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将实践队员们带回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
这些红色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新时代青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的力量源泉。从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到如今实践队员们为了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虽然时代不同,但初心未改,使命如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实践队员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用实践队员们在金线莲科技小院学到的先进技术、在青心兰园领悟的培育创新理念、在益寿基地探索的生态种植模式等专业知识和青春力量,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此次实践之旅成果丰硕,实践队员与金线莲科技小院达成产教融合合作意向。未来,小院将作为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地学习与技术创新的机会;而学院也将发挥专业优势,为小院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
在三下乡之旅结束后,实践队还将结合专业所学与南靖金线莲特色,为金线莲科技小院精心设计一系列包装样版图,通过新颖的视觉设计与文化内涵挖掘,提升南靖金线莲的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就像金线莲在新的培育模式下蓬勃生长,新时代青年把课堂所学融入田间实践,能够更好地在南靖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助力科技种子突破困境,培育出产业发展新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在南靖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图片:刘恬恬 李鹏骏)

编辑 | 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