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邑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支小支微”初心,以服务网络下沉为根基、产品创新为抓手、科技赋能为动力,将普惠金融的“毛细血管”延伸至乡村每个角落,为城乡群众送去“及时雨”、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50.5亿元,较年初增加4.15亿元,其中实体贷款128.25亿元,以实实在在的金融行动诠释普惠担当。
创新产品体系,打造精准滴灌“多维度”工具箱
“这是新收的小麦,颗粒非常饱满,今年我们资金充足,也有底气撸起袖子加油干!”平邑县穗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人员宋素向上门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的平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自信地说。穗丰合作社的1500亩麦田,今年喜获丰收,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实现了集体增收与群众致富双提升。
平邑农商银行坚持“产品跟着需求走、服务围着客户转”,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场景创新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题。
聚焦“三农”主业,推出特色涉农产品。围绕春耕备播、“三夏”生产等农时,创新“农业机械贷”,为2315户农户购置农机设备提供2.8亿元资金;推出“夏粮收购专项贷”4851万元,支持433户农户扩大生产。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抵押”问题,开发“农业保险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以保单、专利为增信手段,为32家示范主体发放贷款3.16亿元,让“信用”变“信贷”。
服务小微主体,破解经营融资难题。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72家农资企业定制“快易贷”“无还本续贷”方案,投放贷款10.38亿元,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推出“兴商贷”“回享贷”,累计办理53户、806万元,通过利率优惠、流程简化,激活小微活力。创新“创业担保贷”“乡村好青年贷”,为217名青年投放创业资金9033万元,点燃乡村创业热情。
赋能特色产业,激活产业链发展动能。立足平邑金银花等特色产业,推出“中药材供应链振兴贷”,以仓单质押为670户花农增信8700万元,累计向金银花产业链投放6.71亿元。围绕手套加工、木业板材等产业,开发“手套机分期贷”“木业系列贷”,累计投放6.32亿元,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科技赋能增效,激活服务质效“加速度”引擎
“我从事黄桃种植已经十多年了,今年我又增加了商品桃品种规模”,位于平邑县武台镇的山东众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咸西昌介绍道。作为全国三大黄桃主产区之一和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平邑县武台镇黄桃种植面积3万亩、葡萄种植面积7000余亩,果品年产量3.5亿斤,年产值4亿元。咸西昌常年从事桃树种植和果品收购,现种植黄桃60余亩、商品桃20余亩。平邑农商银行为其定制专属信贷方案,向其授信200万元,扶持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种植品种。
平邑农商银行以科技为笔,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让普惠金融“跑得更快、触得更广”。
推广线上办贷,实现“指尖一点即可贷”。大力推广“沂蒙云贷”“信e快贷”等线上产品,依托大数据实现“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办贷时效从3天压缩至“当日办结”。截至6月末,线上贷款余额16.4亿元,占比12.85%,“沂蒙云贷”使用转化率达96.27%,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
依托智慧系统,精准对接客户需求。运用智慧营销系统和“四张清单”,组织186名客户经理深入575个行政村,建立28.5万户农户“一户一档”台账,累计预授信83.7亿元。主动上门提供金融服务,对接走访客户12763户,新增贷款531户、1.01亿元,让金融资源精准流向有需求的群体。
优化信贷流程,实现“效率与服务”双提升。“线上赋强公证”贷款2.46万户、172.85亿元,在提升放款效率的同时,推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贷”制度,小额贷款实现“当日到账”,企业续贷“无缝衔接”,让群众感受到普惠金融的“速度与温度”。
织密服务网络,构建普惠金融“零距离”生态
跟随平邑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的脚步,来到位于平邑县卞桥镇滩汪湖村刘敬松的葡萄大棚,道路两旁整齐的葡萄大棚映入眼帘。在农商银行的信贷扶持下,刘敬松承包60亩土地建设葡萄大棚22个,经过科学种植和精心培育,刘敬松的葡萄今年喜获丰收。有了农商银行的手机银行和“聚合支付”收款码,刘敬松向周边超市和商场供货,支付结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平邑农商银行坚持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通过“固定+流动+线上”多维布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
完善物理网点布局,实现基础服务全覆盖。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网络,在全县建设347处农村普惠金融代理服务点,布设71台ATM机、502台POS机,29套移动柜组和1部流动银行车服务上门,实现575个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针对夏粮收购、农产品交易等场景,为商户定制“聚合支付”收款码,提供实时到账、免费提现服务,年结算量超30亿元,让资金周转“零阻滞”。
延伸流动服务触角,把柜台搬到田间地头。创新“田间银行”服务模式,配备29台移动柜组和流动银行车,年均办理业务4万笔,为种粮大户提供“零钱包”上门收款、零币兑换等专属服务,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田埂上。开展200余场“金融夜校”,覆盖2.5万人次村民,手把手教学手机银行操作,让老年人、农村群众也能玩转“数字金融”。
融入民生场景,构建“金融+生活”服务圈。依托“智慧+”项目打造“平易惠”异业联盟,联合72家商超、加油站、农资经销商等商户,推出“贷款授信+消费折扣”一站式服务,让农户在获取生产资金的同时,享受生活消费优惠。对接人社、教育等部门,承接公益性岗位等代发业务,累计代发工资4500余万元,让普惠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下一步,平邑农商银行将持续深耕普惠金融,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龙女 实习生 魏晨菲 通讯员 孙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