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辖区儿童暑期生活,让非遗文化在童心生根发芽,7月29日上午,五一桥社区联合慢叙文化创意工作室,为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精心策划了“荆楚有印·童心留痕”植物拓印非遗体验活动。这场自然之美与非遗智慧的邂逅,让孩子们在亲手创作中留存草木芬芳,近距离触摸传统手工艺的温度与魅力,也在动手实践中融入了暑期防溺水与反诈意识。
非遗启蒙:指尖上的千年对话
活动伊始,非遗文化讲师康舒老师以“植物会说话”的趣味互动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生动讲述了这项源于《诗经》“荨麻染衣”记载的古老技艺的悠久历史。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与舒适,并拥有丰富的创作素材,老师们提前精心采集了多种形态、颜色的安全植物枝叶带到现场。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这些“自然的画笔”,老师则细致讲解着它们的特性,将环保理念与非遗知识悄然传递。
敲拓时光:唤醒沉睡的技艺
在社区清凉舒适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将老师准备好的植物进行简单的清洁整理,然后在素白的帆布袋上发挥创意,精心设计布局。伴随着此起彼伏、富有节奏的敲击声,植物的汁液慢慢渗透布料,原本朴素的帆布袋上,逐渐绽放出独一无二、深浅不一的自然印记。“快看!我的袋子里藏着一整个夏天的秘密!”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活动室里洋溢着如阳光般温暖的笑声。沉睡的非遗技艺,在孩子们专注的指尖下被温柔唤醒,鲜活的自然气息在敲拓间弥漫开来。
文化扎根:在守护中传承,在传承中成长
活动尾声,孩子们举着独一无二的拓印帆布袋互相展示,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对自然与创作的热爱。此次活动以“文化讲解+手作实践”为纽带,让沉睡的非遗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苏醒,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文字,而成为孩子们指尖可触摸、可创造、可带走的“生活艺术”。一颗颗文化传承的种子,伴随着社区的悉心守护与精心培育,正悄然在童心深处扎根、萌芽。
此次活动是五一桥社区连续四年开办暑期爱心托管班的一个生动缩影。四年来,五一桥社区始终以细腻的关怀编织着儿童成长的“守护网”,有效填补了辖区“双职工”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等群体暑期无人监管的“空白期”。这里不仅是暑期托管的“安全港湾”,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成长沃土”。未来,五一桥社区将继续以更鲜活的形式搭建传统与生活的桥梁,让非遗的芬芳浸润童年,让文化的根脉在代代相传中愈发茁壮,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守护与文化的滋养中,成长为有温度、有底蕴的新时代少年。(通讯员:兰佳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