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个普普通通的盛夏周六,对肖雨却不普通。
作为重庆渝中区的饿了么外卖员,她两三天前就收到了“打仗”信号:所有早班人员比平日提前一小时到岗,因为“近几天的单量会非常多”。
当天早上9点,肖雨被拉进一场钉钉会议,跟同事同步注意事项后,立即给自己的队员们打电话,“赶紧出来挣钱,单子多得不得了。”
同一时刻,位于杭州西溪园区的淘宝闪购“作战室”内已经坐满了各业务线的人员,看数据、看走势、与商家沟通、按节奏撒补贴、锚着目标前进。
这是一场精心筹划过的战役——7月5日,进入外卖旺季后的第一个周六,淘宝闪购决定在这一天对外卖老大美团发起冲锋。
关于冲锋单量的猜测一早就在行业里流传。据36氪了解,阿里内部预估这天单量能达到7000万单。而美团外卖平时的日订单量在9000万左右。
饿了么头部商家至少在一周前收到通知:筹备足够的货和人。美团一些员工也得到情报,有人“呵呵一笑”,认为淘宝的运力不足以支撑这个订单量;有人开始紧张,当天一早便紧盯双方数据,试图探出对手的虚实。
更早之前的6月23日,淘宝闪购日单量已经超过6000万。也正是这张不错的成绩单,让淘宝闪购得到了高层大手笔加码的500亿资金,让它有底气向行业老大美团发起冲锋。
而淘宝闪购此役的野心在于:在餐饮订单之外,把零售部分单量拉高到新的台阶。
这也是电商公司做外卖的更大蓝图——用近场电商反哺远场电商。
蒋凡曾在阿里财报会上说:“闪购对于淘宝来说是一个高频次的场景,用户的活跃度和规模都会有更好的体现,淘宝和近场电商会有更多融合的可能性。”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在近期一次交流中称,“我们做外卖亏的钱,相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的钱还是要划算的。”
“500亿的投入,公司当然希望不止是餐饮订单在涨,零售订单也需要快速拉动。”一位淘宝员工告诉36氪。
紧张和期待的情绪在员工身上交织。7月4日晚,淘宝闪购零售条线的不少人凌晨才入睡,第二天早上7点便匆匆起床看盘。一位参与作战的员工告诉36氪,“对手的很多业务人员提前一天抵达头部商家所在城市,并在当天入驻了商家办公室,试图干扰此次冲锋。”
第一波“压力情报”在9点传回。部分零售的头部商家称,自己被要求提升在淘宝平台的“起送价”——补贴直接影响用户下单,但“起送价”也至关重要,零售订单不似餐饮那么“刚需”,起送价过高,用户便不会下单,起送价过低,对平台就是低价低质的“毛单”。
饿了么小二10点左右赶到重点商家办公室。不少商家处,两边的业务员现场对峙,尽管有着“不发生肢体冲突”的共识,一轮又一轮的双边压力下,“商家那天还是非常尴尬。”
时间往回拉远,7月5日这天“风平浪静”的京东,才是这场外卖激战最初的导火线。
外卖江湖上,美团和饿了么已经相安无事多年。今年以前,也没人能预料到,京东会是新一轮外卖大战的搅局者。
京东的出招可谓快准狠:给商家免佣、给骑手缴五险一金、创始人刘强东亲自上阵送餐、钱补贴消费者……订单量随之节节攀升——4月15日、4月22日、5月14日、6月1日,京东高调宣布外卖单量突破500万单、1000万单、2000万单、2500万单。
京东扛起“电商外卖”的大旗,客观上也给阿里制造了有利地形。“我们也在赌,跟京东一起教育市场,建立让消费者用电商App点外卖的心智,以后不用装外卖App了。”一位淘宝员工对36氪称。
换个角度看,阿里也不可能坐视京东以如此快的速度成为外卖第二名。
比起平地起高楼的京东,阿里手中的牌已经算多。 饿了么、盒马等阿里的老业务,都是即时零售领域前赴后继的布局。2024年2月的财报会上,阿里CEO吴泳铭再次强调了近场电商的战略价值。
同年,淘宝上线“淘宝小时达”,接入饿了么的蜂鸟配送,开始在淘宝内30分钟送达数码3C、服饰、商超等商品——这是淘宝正式下场做外卖的重要“前情”和准备。
而来势汹汹的京东,加速了“淘宝闪购”的面世。
“淘宝闪购”是“淘宝小时达”的升级版本,核心变化是引入饿了么的外卖供给,以及,占据淘宝App首页最大的一级流量入口。
“闪购”的名字也颇有深意,它跟美团的非餐业务同名。而之所以用“闪购”而不直接用“外卖”,“是因为外卖的心智美团已经很强了,但‘闪购’的心智大家还在抢,谁抢到算谁的。”一位外卖行业资深人士告诉36氪。
据36氪了解, 这个产品从原计划的618上线,直接提前了近两个月——在4月30日当天就上线了50个城市。“淘宝和饿了么产品才刚完成对接,还没来得及做优化,淘宝页面里一度无法直接看到外卖的购物车。”一位接近该项目的淘宝员工告诉36氪。
针对消费者的补贴,也在淘天4月最后一周的的淘宝高层会议上临时敲定:数额从原本的几十亿,提高至100多亿。
五一期间外出游玩的人多,点外卖的人少,但首战成绩却出人预料。据36氪了解,淘宝曾内部判断,淘宝闪购订单量突破1000万需要十几天,但实际只花了6天。
以4月30号为开端,淘天和饿了么的团队正式进入战时状态。
阿里的决心不止体现在单量上。36氪了解到,5月下旬,阿里内部开始探讨淘天和饿了么业务整合的可能性。618结束后的第3天,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第宣布饿了么、飞猪并入改组后的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向淘天 CEO 蒋凡汇报。
“饿了么与飞猪将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吴泳铭说。他还特别提到,这是一次“从电商平台迈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离1000万单不过21天,淘宝闪购就在5月26号就突破了4000万单。据36氪了解,由于3000万单-4000万单的时间非常短,间隔只有几天,淘宝闪购甚至没来得及做3000万单的宣传海报。
“跳过2000万、3000万,而直接公布4000万单(淘宝端和饿了么端各2000万)还有一重意义,那就是淘宝只花了20几天就做到了京东2个多月的成果。”一位淘宝员工对36氪表示。
更早前,美团还在紧密盯防增速极快的京东。一个例子是,京东希望在刘强东老家宿迁做出“后发逐浪”的标杆,通过集中的补贴、炸街实现“翻盘”,而美团也在宿迁成立了专门的补贴团队,将份额咬死不放。
“客观上美团还是挺感谢阿里的。”一位美团中高层人士告诉36氪,“一般而言,应该是老大出钱制衡住老三,没想到老二很快出手了。”
但正是1000万单、4000万单这样“原地起跳”的成绩,让美团的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淘宝这次是要举全力“开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才是那个更快近身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