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哪来的底气?美智库:美军只需36个小时就能瘫中国境内5万个目标

   日期:2025-07-30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soyinfo.com/mobile/news/show-htm-itemid-1211.html
核心提示:本文内容结合了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来源,敬请知悉。前言美国智库近日再度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2023年

本文内容结合了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来源,敬请知悉。

前言

美国智库近日再度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2023年,他们发布了一篇文章,宣称美军只需36小时,就能摧毁中国境内的5万个目标。根据他们的设想,从核潜艇基地到上海的洋山港,从三峡大坝到深圳的华为园区,所有这些战略目标都可以在36小时内一一摧毁。

那么,美方又凭什么对这种极限言论如此自信呢?

过于乐观的目标设定

当美国智库提出这一“壮志豪言”时,显然没有深思5万个目标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没有考虑到自家军事储备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要摧毁一个加固的机库或电力枢纽,保守估计,至少需要2枚精确制导导弹进行饱和打击。

也就是说,想要摧毁5万个目标,光是导弹消耗就要达到10万枚以上。而根据美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的报告,2024年,美军的远程对地导弹库存仅约4000枚左右。即便他们全力生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5年的导弹生产能力也只有每月不足百枚。

不仅如此,美军在菲律宾的新军事基地启用才刚满半年,配套的弹药储备和维修能力远未达到支持高强度冲突的标准。甚至在菲律宾的联合军事演习中,弹药补给车出现了半路抛锚的尴尬状况。如果美军真打算在36小时内精准投放10万枚精确制导弹药,那恐怕连做梦都比现实更为迅速。

美国低估中国的防御能力

美方在高估自己军事实力的同时,似乎也低估了中国近年来军事防御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谈及精准打击中国的长三角地区时,美国智库显然没有考虑到中国强大的导弹防御系统。

根据中国2025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过去三年中,我国成功进行了6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拦截成功率稳定在90%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我国在西北某基地成功拦截了一枚以8马赫速度飞行的目标,甚至五角大楼也不得不对解放军的红旗-26导弹系统及米波雷达的表现表示认可。对隐形目标的拦截率超过70%。

中国的隐形战机与电子战优势

与此同时,美方过于乐观地认为自己的隐形战机能够突破中国防线,但却忽略了中国近年来在隐形雷达和电子战方面的突破。2024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无源雷达,已经打破了隐形技术的神话。同时,福建舰搭载的歼-35战机与空警-3000预警机的结合,使中国的作战半径和战机锁定能力进一步提升。在东海的演习中,假想敌战机被锁定的距离甚至达到了2000公里。

如此强大的防空网络,是否真如美国智库所说,能够轻松突破呢?显然,美国的导弹如果要突破这一层层防御,难度远比想象中更大。

中国的反制与战略导弹优势

不仅如此,中国还拥有多款战略导弹系统。东风-26、东风-17等导弹发射单元具备极高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东风-21D和鹰击-21反舰导弹的数量早已突破四位数。而且,关键的通信指挥节点已深埋地下,具备多重防护与备份能力。此外,2024年即将列装的极光全域电子对抗系统,能够有效削弱敌方在战场上的感知能力。

因此,若美国试图摧毁中国境内5万个目标,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反制措施,可能连一个目标都无法成功打击,便已被中国的防御系统一一截断。毕竟,中国不是傻子,谁无缘无故就站在那里挨打呢?尽管中国一直倡导和平,但如果被逼到绝境,我们必定会反击。

美军的“自欺欺人”与现实困境

有意思的是,美国智库在做出这些夸夸其谈的言论时,其实自己也明白,中国的威胁并非如此简单。今年3月,美军进行的一次模拟推演显示,攻击上海港需要动用6个航母编队,但刚进入东海,美军就遭遇了中国东风-26导弹的齐射。这还没算上中国的核反击力量。

显然,美方并非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强大,但部分人却喜欢自我安慰、闭眼做梦,试图以此转移国内的矛盾,增加军费预算。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公众对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越来越敏感。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想要骗取民众的支持,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经济反击与全球影响

如果美国真的敢对中国境内的5万个目标发动全面攻击,那么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恐怕在第一轮打击后就会陷入瘫痪。更为致命的是,这种军事冲突还将引发巨大的经济反噬。中国目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之一,同时在全球稀土市场和芯片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的“芯片战争”已经让英伟达损失了千亿美元市值。而根据美国兰德公司最新的兵棋推演报告,若中美发生冲突,将引发全球经济断崖,根本没有赢家。

结语

因此,当美方智库再次发表这种过于乐观的言论时,还是应该先冷静下来,仔细考虑自己的实力和局势。毕竟,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差距往往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得多。

参考资料:

1. CSIS兵推报告:台海冲突中美军打击能力评估

2. 中国国防部声明:中国第六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成功

3. 美国会预算办公室:2024-2033年导弹库存与采购成本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2025版)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