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只是学习过程的证明,真正能支撑人长远发展的,还是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唯有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才能收获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文凭”。

图源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
“直出硕士项目,直接花钱省去时间成本,抓住机会红利……”近日,记者注意到,暑假期间,一批中介机构在大力宣传 “东南亚硕博学历提升” 等项目,号称 “不脱产、不出境、无语言要求”且“三个月快速拿到学位”“保证可获中留服认证”,以此迎合部分人求职、落户的需求。
中介机构的宣传极具蛊惑性,但细看便会发现其背后藏着不少猫腻。中介们打的是疫情期间特殊政策的主意,利用那段时间留学生可通过在线网课毕业并获得认证的规定,进而为学员 “补” 学籍。从录取通知书到网课记录,再到成绩单、学位证、校友系统等,都会帮用户做“完备”。用户需要做的只是签合同、交资料以及支付2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等待“毕业”。而涉及的学校往往信息模糊,多为东南亚或中亚的一些不知名院校,且不少曾被列入认证加强审查名单。显然,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学历买卖,与小说《围城》里方鸿渐购买“克莱登大学”文凭的投机行为如出一辙。
此类“注水学历”的泛滥,危害不容小觑。对个人而言,花费重金买来的文凭看似能满足求职、落户、晋升等需求,实则如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被查实存在造假或违规操作,学历认证会被取消,前期投入打了水漂不说,还可能留下诚信污点。对社会而言,它破坏了教育的严肃性和公平性,扰乱了人才评价体系,让那些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得学历的人蒙受不公,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事实上,早在 2021 年,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就公告称,坚决反对部分境外院校和中介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假借疫情突击增开大量在线课程的做法。此类文凭不在认证范围内,那为何“水硕”“水博”乱象频出?一方面,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认证政策,虽初衷是为了保障留学生的权益,但相关监管未能及时跟上,导致部分国外院校和中介机构受利益驱动而不惜钻空子,利用政策过渡期的“最后窗口”牟利。另一方面,当前部分用人单位过度强调学历门槛,却缺乏对实际能力的考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对“速成学历” 的需求,使得一些人妄图走捷径来提升竞争力。
斩断这条灰色产业链,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学历认证标准和流程,综合考量学籍、出入境记录、学习成绩、论文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并建立认证预警机制。对于那些数据异常、频繁被举报的院校和项目,应加大审查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问题院校名单,提醒人们审慎选择。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办学、虚假宣传、贩卖学历等违法违规行为,斩断灰色产业链。此外,用人单位也应转变人才评价观念,通过面试、实操、背调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人才的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而不是单纯以学历论英雄。
《围城》中的方鸿渐拿着假文凭四处碰壁,最终尝尽了虚荣带来的苦果。如今,这些试图购买“注水文凭”蒙混过关的人,何尝不是在重蹈覆辙。学历只是学习过程的证明,真正能支撑人长远发展的,还是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才能收获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文凭”。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