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就全省法院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作报告。2025年1—6月,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17.82万件,审、执结81.73万件,均居全国第6位。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1.19万件,审、执结0.84万件。和报告一同发布的,有五起典型案例。
1.川陕哲罗鲑案:某环境研究所认为在建的某水电站将导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灭绝,提起公益诉讼请求停止建设。法院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理念,督促水电站按照环评批复要求投入资金,开展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等工作。目前,水电站已经完工,川陕哲罗鲑放流鱼苗野外生存能力良好,且已实现全人工繁殖。该案是既不竭泽而渔搞发展、也不缘木求鱼护生态的成功案例。
2.王浩文拐卖儿童案:2001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王浩文化名为“王维”单独或伙同王善琼、胡志雄等人以出卖为目的,在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等多地流窜作案,多次拐卖未满6周岁的幼儿11名贩卖至广东省汕头市,造成部分被害人父母轻生、离婚,遭受精神打击和巨额经济损失,在多地造成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不安。法院以拐卖儿童罪判处王浩文死刑。
3.马某等5名学生强制侮辱案:马某以丁某偷吃其购买的水果为由,伙同宋某、李某、王某、何某等人在女生宿舍多次对丁某实施踢打、辱骂、扇耳光、脱衣服、剪头发等侮辱行为,用手机录制欺凌行为视频并转发。法院以强制侮辱罪,判处马某等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
4.“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案:四川某化工公司申请执行山东某化工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一案,在金钱给付义务执行完毕后,被执行人对判决确定的拆除涉知识产权侵权生产设备等行为一直未主动履行,且继续实施侵权行为。法院综合运用督促执行、协同执行等方式,积极引导双方达成和解。最终以被执行人支付6.58亿元技术许可使用费等形式代替拆除相关生产设备,一揽子实质化解双方因同一侵权行为引发的两省4起知识产权纠纷。
5.富士电机公司破产重整案:富士电机公司于2024年7月全面停工停产,资产负债率217%,拖欠453名职工工资及社保2700余万元,引发职工就业、合同违约和车企断供等不稳定因素。法院运用多方平台联合、立审执破联动、延伸服务联控的破产重整“三联共治”机制,助力企业重整成功,实现核心资产溢价96%、职工债权全额清偿、253名核心人员留岗就业、成渝车企千万级订单如期交付。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