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新区退役军人理论志愿宣讲团由闫振存、魏成明、张永泉、邢帮学、王巍及部分兵支书组成。自2023年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宣讲200余场,覆盖2万余人,用“带泥土、沾露珠、冒热气”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4年被大连市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这支宣讲团的底色,深深刻印着“兵”与“党”的双重烙印。成员中,有曾投身对越作战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将战场淬炼的忠诚融入理论阐释的深度;有荣获“中国好人”和“辽宁省优秀基层宣讲员”称号的社区党委书记,将扎根基层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群众易于理解的“方言”;有委办局党建办公室主任,以专业素养搭建起政策与民生之间的桥梁;有三次荣立二等功的学雷锋先进个人,用30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诠释理论要落地的真谛;还有大连市“最美兵支书”,将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干故事融入理论宣讲。他们紧扣党的创新理论,聚焦理论热点、社会焦点和干群关注点,用“实”的内容回应群众关切,用“活”的方式打破说教桎梏,用“鲜”的语言架起情感桥梁。
“宣讲并非填鸭式灌输,而是按需定制的服务。”这是宣讲团成员的共识。他们运用“分众化内容、区别化对象、多样化形式”这三套“组合拳”,使理论宣讲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面对学生,他们不讲空泛的道理,只谈真挚的情感,通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遵纪守法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强国有我”的种子;面对部队官兵,他们不讲门外话,只说“兵心事”,通过军队优良传统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宣讲,为战友们注入“忠诚于党”的信仰力量;面对村(社区)群众,他们不讲“书面语”,只说家常话,通过解答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让“共同富裕”从文件中的理念变为触手可及的幸福。
理论宣讲如何“活”起来、“火”起来?宣讲团用“三个+”给出了答案。“理论宣讲+互动交流”,每场宣讲后,他们都会留出我问你答环节,让理论宣讲变成有来有往的对话。“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宣讲走到哪里,志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理论宣讲+法治讲座”,他们化身民意收集员,将法律需求转交给新区退役军人律师法律志愿服务中心,由专业力量开展相关专题讲座。
如今,这支“红色轻骑兵”正以星星之火之势,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续写着属于退役军人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