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半年回报最稳定的行业

   日期:2025-07-27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soyinfo.com/mobile/news/show-htm-itemid-638.html
核心提示:港股上半年正式收官,回顾上半年市场资金的风格变化,一句话总结就是南向资金去哪,市场赚钱效应就在哪。 一季度以驱动的互联网

港股上半年正式收官,回顾上半年市场资金的风格变化,一句话总结就是南向资金去哪,市场赚钱效应就在哪。

 

一季度以驱动的互联网股修复估值行情,南向资金增配互联网股,互联网股跑出优秀的涨幅回报;二季度市场主题是关税不确定性,南向资金增配高息股的红利资产,红利资产在二季度也跑出优于大市的涨幅。

 

得益于南向资金的转变,因此看到像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二季度的涨幅为10%,而持仓集中在银行/保险类红利资产的港股通金融(513190)涨幅为12.5%,两支ETF均跑赢恒生指数4%的涨幅。

 

展望港股下半年的行情,基于市场机会不清晰的震荡格局未改变,南向资金的配置策略可能还是以红利资产为主,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和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来抄南向资金的作业,构建更符合市场结构性风格的配置。


图片


红利资产仍是下半年的核心主线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7200亿港元,即使下半年的净流入力度减半,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港股的金额也有望达到1万亿港元。而下半年南向资金的流向,可能还是以红利资产相关的行业为主。

 

从下图中看,截止6月25日,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金融业约1800亿港元,净流入电讯业约400亿港元,净流入公用事业约300亿港元;通过南向资金的行业流向,粗略估计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相关红利资产约2500亿港元。

 

若根据Wind的统计,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Wind金融行业约2800亿港元。从两个口径大致能推算出,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红利资产约2500-3000亿港元。

 

图片


换个更具体的视角来看,险资作为南向资金的大买家之一,在增配哪些资产?

 

据长江证券统计,上半年险资举牌19次,其中9次是举牌增持银行股,7次举牌的是港股的银行股。以6月20日收盘价计算,保险举牌总市值达到1169亿元,银行市值为746亿元,占比64%。


图片


据长江证券统计,截止近期,保险机构在相关标的上持仓参考市值超5600亿元,除去一般法人外占比接近市值占比超过58%,可从侧面反映保险机构对港股金融类偏好


图片


下半年险资仍会继续增持吗?

 

红利的核心逻辑还未改变: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市场上能提供稳定回报的机会在越来越少,但市场上的钱却越来越多,形成“过剩流动性”+有限回报“资产荒”的结构性机会。

 

截止5月,中国M2高达325万亿人民币,是GDP的2.4倍,不仅规模创历史新高,与GDP 的差距也是历史新高其次,5月份居民的总储蓄规模也是历史新高。

 

当下市场的结构性对于险资来说,险资需要增配高息股来弥补长端利率下行带来的投资收益缺口,这点在近期市场走势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从下图中看,近一个月10年期国债从1.75%跌至1.67%的低位,使得近期保险机构增配红利资产的趋势加速,因此能看到港股通金融ETF(513190)在近一个月也跟着加速上涨。可简单理解为,当无风险利率越低,红利资产的高息回报更具性价比。


图片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定调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普遍预期利率还将下行。例如,中金预估,今年底1年期存单利率降至1%-1.2%的水平,而10年期国债将会降至1.3-1.4%的水平,下半年债券利率仍趋于下行,有利于红利资产的逻辑仍然成立。

 

这就不难理解保险机构增持港股红利资产的投资逻辑。

 

一是在无风险利率降低+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资金流动性过剩的三重条件下,长期资金如险资等机构可能会选择增配高确定性的红利股。二是港股红利资产的股息率更高,例如工商银行H股的动态股息率为7.89%,远高于市场上不到2%的无风险回报。


图片


另外,政策明确鼓励险资增配股票配置,给了险资更大的配置空间。

 

例如,允许险资的权益类资产上限从30%上调至35%或更高,扩大股票与股权投资范围。以及,央行将险资视为中长期资金稳定器,允许险资通过港股通或是ETF的方式来增配权益类资产。

 

总的来说,红利资产的核心逻辑还未发生改变,甚至恒生指数震荡不涨的格局,反倒是增强了投资者躺平在红利资产的心态,从下半年配置的角度上看,用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和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来抄南向资金的思路是个不错的选择。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识星球,您可以获得:

1、每日港(A)股复盘,紧贴每天行情,时机在投资上永远最重要

2、重要财经新闻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针对它对企业/行业/股市形势的影响。 

3、有价值的第三方报告 + 纪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鉴与学习参考。         

4、每一周至两周一篇分析员的股票报告,深入剖析投资逻辑和基本面因素。

真是港股圈内容投稿:2458032576@qq.com


图片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