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士兵全副武装,把地铁系统当作战场通道

   日期:2025-07-28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soyinfo.com/mobile/news/show-htm-itemid-852.html
核心提示:台北地铁里突然冒出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扛着毒刺导弹和火箭筒在车厢里穿梭——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片场景,而是台湾“汉光演习”的

台北地铁里突然冒出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扛着毒刺导弹和火箭筒在车厢里穿梭——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片场景,而是台湾“汉光演习”的最新戏码。

台湾地方武装力量首次把地铁系统当作战场通道,表面看是“创新防御”,背后却暴露出更多致命漏洞。当民用设施被硬塞进军事剧本,这场表演的代价恐怕要由普通民众买单。

图片

(图1)

把地铁当掩体(如图1)算不上什么新鲜创意。

从二战时期伦敦地铁充当防空洞,到俄乌战争中双方争夺基辅地下管网,地下交通系统历来是城市战的“双刃剑”。台湾地方武装力量现在才想起来开发这块“风水宝地”,反而折射出防御体系的滞后性。

他们盘算得很美:地下轨道能躲卫星侦察,部队神出鬼没搞偷袭,车站秒变野战医院。但翻开军事教科书就能发现,这套战术的前提是掌握制空权——当解放军火箭军把电力系统炸成筛子时,漆黑的地铁隧道只会变成活棺材。

更讽刺的是,台湾地方武装力量炫耀的“毒刺导弹机动部署”,恰恰暴露了其防空体系的致命短板:但凡有像样的区域防空网,何至于要靠单兵扛着导弹打游击?

台北地铁的军事化更像一场政治真人秀。民进党当局把演习拍成宣传片,无非想传递两个信号:对内渲染“全民抗战”悲情,对外向美国证明“这枚棋子值得下注”。

图片

(图2)

但镜头没拍到的,是地铁站里没参加演练的普通市民——一旦真开战,解放军导弹可不会区分军用车厢和早高峰通勤列车。

俄军在马里乌波尔用温压弹清剿亚速营地下工事的画面(如图2)已经证明:当军事目标藏在民用设施里,整栋建筑都会变成合法打击对象。台湾地方武装力量参谋们难道真以为,把指挥部设在龙山寺站,就能让解放军投鼠忌器?

更荒诞的是所谓“军民协同”的防御逻辑。台湾地方武装力量方吹嘘要用地铁“快速转运物资”,却闭口不谈全岛90%能源和粮食依赖进口的现实。

就算士兵能坐着捷运到处跑,港口被封锁后弹药从哪来?发电厂被炸后地铁靠什么运行?这种“头痛医脚”的防御思路,活脱脱是当代版“马奇诺防线”——把赌注押在固定设施上,却忘了现代战争早就不按剧本走。

当年萨达姆把指挥所设在医院地下,结果美军钻地弹直接贯穿六层混凝土;今天台湾地方武装力量把宝押在地铁,不过是给解放军火箭军提供更显眼的靶标。

图片

(图3)

这场地铁军演最值得玩味的,是暴露了台湾防御战略的本质矛盾。

嘴上喊着“全民抵抗”,实际是把平民当肉盾;高调展示“非对称作战”,却连最基本的战场生存法则都没搞懂。

解放军这些年演练的都是联合火力打击、智能雷场封锁、无人机蜂群作战,台湾地方武装力量却还在研究怎么把导弹藏进垃圾车——这种代差已经不是靠几招“土法炼钢”能弥补的。

当台湾清空地铁站时,他们或许该问问:如果连民用基础设施都要军事化,那还剩下什么真正安全的“后方”?

汉光演习(如图3)年复一年加戏码,从滩头反登陆到地铁游击战,剧本越来越花哨,但核心困境始终无解:台湾的防御从来不是技术问题。

把地铁变成战场通道,就像给癌症病人贴创可贴——看似解决了表皮伤口,实则加速了系统崩溃。当演习结束、士兵离场,那些每天搭乘捷运的台北市民或许该想想:自己买的车票里,是否已经包含了未来的“战争税”?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