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向新”长春新民大街艺术装置作品征集大赛启幕

   日期:2025-08-19    作者:atcmq 移动:http://ww.soyinfo.com/mobile/quote/179.html

01

活动背景

时值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春新民大街——这条见证半部东北现代史的百年名街,正以崭新姿态向世界敞开怀抱。为深化“保护中发展”的城市更新实践,长春市以“保护优先、修旧如旧”理念推进街区更新,拆围透绿释放4.5公顷公共空间,13处口袋公园串联成链,让文物建筑与公共空间有机融合,成为展现“人民的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激活这一“没有围墙的剧场”,现以“新民新声·长春长新”为名,向全社会发出邀请——以新民大街为时空坐标,用艺术唤醒城市记忆,用青春重塑文化肌理,用环保拥抱未来。大赛以“人民的大街”为核心理念,聚焦长春或新民大街的历史文化内涵,鼓励年轻化、艺术性、环保理念的当代表达:用艺术装置,让历史开口说话,共创共享具有长春特色的公共艺术新场景。

以艺术重铸百年街脊,让历史照亮城市未来。

这条街,正在人民手中获得新生。

让我们以艺术为刃,剖开历史的年轮。

以创意为火,淬炼城市的脊梁。

02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长春市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吉林艺术学院

03

大赛主题阐释

本次大赛不设命题,但基于城市更新与文化再生产理论,大赛设定四个核心价值维度。

历史·人民性:把“被书写的历史”变成“可触摸的日常”;

青年·创造性:用“新媒介”语言,让青年与90年前的街景对话;

艺术·公共性:作品从“观赏客体”到“社交媒介”的价值重构;

环保·未来性:从材料到结构,从运输到拆除,全生命周期零负担。

04

赛道与作品要求

赛道A:

“实物即真理”

(已有艺术装置实物)

• 面向2023年1月1日后完成、且可整体或模块式运输至长春的原创装置。

• 必须提交

1.实物高清图5张(建议3张及以上全景图,1张环境关系图,1张细节图)。图片不得过度后期,须与实物保持一致。

2.1000字以上创作理念文稿(含:a.与长春/新民大街的历史文化关联;b.材料环保数据表;c.观众互动方式;d.运输及安装技术说明)。

• 加分项

装置曾在其他城市公开展出并获观众好评的证明材料(视频/媒体报道)。

赛道B:

“让图纸先说话”

(艺术装置策划理念)

• 面向尚未落地、但具备可实施性的概念方案。

• 建议策划案包含

1.核心叙事:包含作品名称、创作理念、作品简要信息、艺术家/团队简介;

2.场地研究:在新民大街指定区域范围内,自选1–3处节点(附GIS坐标、现状照片、人流热力图);

3.观众动线:高峰/平峰双模式;

4.结构与灯光:抗风抗震(长春冬季-25℃)、夜间照明功率≤50W/㎡;

5.预算表:分“制作/运输/安装/拆除/维护”五项,总预算≤20万元(可众筹);

6.风险预案:极端天气、人流过载、设备故障三套应急脚本;

7.时间轴:设计深化、工厂预制、现场搭建、展览周期、撤展回收五阶段甘特图。

参赛作品要求

1.原创性:参赛作品须为原创、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

2.在地性:紧扣新民大街历史背景与长春城市文化特色,装置材质、风格需与街区风貌协调。

3.互动性:装置应积极吸引参观者,鼓励他们互动、探索和参与。考虑纳入交互式表面、沉浸式技术或邀请协作和对话的参与性元素等表达。

4.传播性:作品需具备话题性与视觉冲击力,便于公众体验与社交媒体传播。

5.安全和可达性:确保设计优先考虑所有游客的安全,考虑普遍的可访问性,为所有年龄、能力和背景的人提供参与的平等机会。

6.可持续性:将可持续设计原则融入到安装中。考虑可再生能源、负责任的材料选择和低影响的施工方法,以尽量减少安装的环境足迹。

艺术装置备选区域分布

①新民广场公交站区域

②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区域

③白求恩医学纪念馆区域

④中共吉林省委老干部局区域

⑤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部南侧区域

⑥长春德苑门前北侧区域

⑦吉林大学药学院区域

⑧新民广场界碑区域

05

参赛对象

国内外艺术设计机构、高校师生、独立设计师及艺术爱好者均可组队或个人参赛。

06

评选办法

评审:由历史文化专家、建筑规划师、艺术评论家组成评审团,从主题契合度、创意性、可行性等维度评选出入围作品。

落地测试:获奖方案将优先在新民大街指定区域进行阶段性落地展示,接受市民与游客体验反馈。

评选维度:

历史契合度(是否回应长春/新民大街独特文脉)

青年语态(语言、交互、传播)

艺术创新(形式/材料/观念突破)

环保可持续(全生命周期碳排、可回收率)

落地安全(结构、电气、人流、极端天气)

07

赛事时间轴

• 征集启动:2025年8月12日

• 截稿:2025年8月29日24:00(通道关闭,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 评审:8月30日–31日

• 落地制作:9月1日–9月26日

• 验收:9月27日

• 开幕暨颁奖典礼:10月1日(与“新民大街城市艺术季”同步启幕)

08

奖项设置(赛道A/B分别评奖)

金奖1名

银奖2名

铜奖3名

青年新势力奖5名:证书+作品永久入驻“新民大街艺术地图”小程序

优秀组织奖(高校/机构):项目战略合作签约

* 获奖方案由主办方提供制作赞助(含材料采购、施工协调及20万元以内预算支持),艺术家负责指导落地,包括提供施工图纸、关键节点现场技术支持(不超过3次驻场)及配合验收。双方签订正式协议,明确材料标准、劳务补贴、署名权及知识产权归属,确保作品符合大赛核心要求。

09

投稿方式

1.统一邮箱

邮件命名:赛道A/B+作品名+作者名+联系电话

2.文件包

参赛作品需提交设计方案PDF(含设计说明、效果图、技术参数、预算估算),文件大小不超过20MB。

• 图片:JPG/PNG,300dpi,单张≤5MB。

• 文字:PDF,正文可插图,大小≤20MB。

• 视频(可选):MP4,≤1分钟,展示动态装置或交互流程,≤50MB。

3.英文稿件、少数民族语言需附中文译文。

4.截稿后不得修改,同一作者可投多稿,同一作品不可双赛道重复投。

5.提案须附艺术家/团队身份证明。

6.以上资料只接受word或PDF格式文件,需全部集中于同一个电子文件夹内,该文件夹命名需与邮件标题一致。

邮件备注:需注明有效联系方式(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以便后续情况的联系。

投稿邮箱:

xinminxiangxin@163.com

联系电话:

16721711999

最后,我们想说

新民大街不是博物馆橱窗

而是一条仍在生长的街

我们希望你的装置

成为放学孩童的

“可触摸的记忆场域”

让外地游客

把东北的寒冷当成光影的滤镜

让这条街在下一个100年

继续写下人民的篇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