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时节,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的草原舒展着无边绿意,牧场上牛羊成群、膘肥体壮,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近年来,这座戈壁小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引擎,通过政策宣讲、集体分红、强化造血、项目攻坚、就业帮扶等一系列扎实举措,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硕果。
五月,一场热闹非凡的分红大会在花土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拉开帷幕,岗茨村牧民攥着分红款,笑得合不拢嘴“这钱揣在兜里,心里比喝了酥油茶还暖!”当天,岗茨村人均分红2044元,莫合尔布鲁克村人均分红1926元,代尔森村人均分红1130元,三村共分红54.4万元,惠及320名牧民。这份沉甸甸的“幸福账单”,正是花土沟镇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5/09242544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六月,花土沟镇已在草原上开展多场乡村振兴政策集中宣讲。“马背上”的宣讲团走遍了草原上的3个牧业村,从草牧业转型到集体经济发展,干部们用“土话”讲透“干货”,300多位村民听得津津有味。“以前总觉得政策离我们远,现在才知道,养好牛羊、盘活土地,都是致富路!”代尔森村牧民听完宣讲后感慨道。
“造血”工程让日子更有奔头。125万元援青资金如“及时雨”,架起了莫合尔布鲁克村的新电线—此前莫合尔布鲁克村的12户牧民一直未能通电,仅靠小型光伏设备满足日常照明需求,随着生产、生活用电的增多,供电难题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短板。今年4月初,项目开工建设,为12户村民铺设新电线。“目前,莫合尔布鲁克村电线路建设项目已完成90%以上,全新输电线路、增设的变压器等系统性措施均已铺设到位,不日将整体完工。”花土沟镇工作人员介绍道。届时,牧民家里的冰箱、打草机再也不用“看天用电”。
资金投入还催生了茫崖市牛羊精深加工厂。“以前牛羊只能在本地销售,还受外来肉冲击卖不上价。现在好了,等工厂建成,我们的牛羊肉就能做成冷冻鲜肉,通过快递销往全国!”合作社负责人算起账来,眼里满是憧憬。更令人振奋的是,青海油田100万元帮扶款、浙江商会50万元捐赠金,将用于盘活闲置资产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村级特色产业。牧民闲置的房舍有望变身为特色民宿,让“沉睡资产”真正成为“摇钱树”。
返乡青年成了乡村振兴“新引擎”。花土沟镇对三个村返乡大学生人数及就业现状进行详细统计,为有想法的年轻人搭建就业桥梁。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小李,如今在艾肯泉旅游文化公司担任讲解员,“在家门口就能施展才华,还能带着乡亲们一起搞旅游,这感觉太好了!”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正是通过镇里与市就业局的对接,走进国家电网、文旅公司等企业,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从草原上的分红笑脸到厂房里的机器轰鸣,从架起的输电线路到规划中的项目蓝图,花土沟镇正以一个个扎实举措,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牧民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