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世界文学地图上发现清溪——汉学家、文学翻译家走进清溪村”活动在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举行,来自西班牙、荷兰等11个国家的12位汉学家、文学翻译家与9位湖南作家参加活动。
活动围绕清溪村的22间中国文学名家主题书屋与签名版文学图书珍藏馆展开,通过文学座谈,“全球汉学家文学译作清溪书架”启动仪式、译作捐赠、书屋踏访、观看花鼓戏等丰富环节,展现清溪文学乡村的独特魅力。
清溪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标,是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也是其代表作《山乡巨变》的创作背景地。将《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翻译成阿拉伯语的埃及翻译家白鑫,致力于将中国乡村振兴的故事反映给全世界,这次亲自探访周立波故居,了解中国农民与农村的故事,又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埃及汉学家 白鑫:文学家留下来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作品,周立波就是人们的朋友,也代表农民的声音。我觉得他的作品很值得翻译成其他语言,尤其是阿拉伯语,因为埃及也是一个农民和农业的国家,所以我觉得会有很多共鸣。
此次来湘参加文学交流活动的汉学家,绝大多数是“80”后,是当下非常活跃的汉学家。他们翻译过多部中国作家的作品,也将自己的翻译作品带来清溪村,展陈在“汉学家文学译作清溪书架”,汉学家与湖南作家的深度互动,搭建起一座在地文学与国际文化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