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新时代东宝人李晶:盘活“三资” 土地生“金”
2025-08-19 10:17

 翻过一重山坡,在东宝区仙居乡新屋村的丘陵间,一垄垄药苗正蓄势待发。村党支部书记李晶蹲在地头,指尖捻起黝黑的泥土:“这可是咱村自己盘活的‘家底子’!种下去的不只是药材,更是乡亲们致富的盼头。”

陋室谋大计 初心系产业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9/101759662.jpg" />

谁能想到,带领村民在田野间描绘振兴蓝图的“指挥部”,却是一间年久失修、异常简陋的村委会。斑驳的墙皮,几张吱呀作响的旧桌椅,便是村“两委”商议“大计”的全部家当。眼见邻村纷纷建起气派的新阵地,有人也曾问李晶:“李书记,咱这‘门面’是不是也该拾掇拾掇了?”他总是摆摆手,目光投向窗外的田野:“不急。现在每一分钱、每份精力都得用在刀刃上——让产业活起来,让乡亲们的口袋鼓起来。等村集体真壮大了,乡亲们日子真正甜了,再修这‘指挥部’也不迟!”于是,在这间略显寒酸的会议室里,一张方桌,几把椅子,常常围坐着李晶和村“两委”干部,热烈讨论着如何盘活沉睡的资源、如何选准产业方向。简陋的环境,丝毫没有冷却他们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热情与决心。

利剑破沉疴 唤醒“沉睡地”

几年前,新屋村账本上赤字刺眼,近300亩集体土地或被违规发包、私自占用,或长期闲置——这些沉睡的“家底”,成了发展的“拦路石”。2021年,在“能人回归”的号召下,李晶毅然放弃年薪二十余万元的项目经理职位,回村任职,决心向顽疾开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00482.jpg" />

清理“三资”之初,阻力重重。一份蹊跷的山林合同浮出水面——同一地块竟存在租期10年(有租金)与50年(无租金)的“阴阳合同”。承包老板气势汹汹找上门,李晶寸步不让,当场摊开两份发黄的文书:“集体资源岂能无偿私用?合同无效,林地经营权必须收回!”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的支持下,近200亩山林重归集体怀抱。

更棘手的是那些“到期不还”的地块。三组大树咀子30余亩土地,租期早在2012年就届满,却被6户村民长期占用。村干部们逐户上门,掰开揉碎讲政策、算大账:“‘三证’(房屋不动产证、林权证、土地确权证)之外的土地都是集体的,熟荒地租金300元一亩,过去10年的费用也得补缴。”政策阳光照亮了利益天平,村民最终点了头:“是这个理儿,地,我们归还集体!”

支部领航 沃土育新苗

土地收回了,如何点土成金?新屋村选择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创新路径。2022年,由村“两委”3名干部和2名党员带头,成立荆门市奕杭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凝聚着破局的决心:村集体出资5万元占股55%,五名“股东”各出资1万元占股8%,管理股占5%。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00272.jpg" />

合作社成立之初,资金捉襟见肘。他们硬是靠着“赊”字诀起步——种子、化肥、机械作业费、人工费先“赊”来,待秋收再结算。靠着这股韧劲,紫薯、芝麻、玉米轮番上阵,当年收入20余万元,不仅充盈了合作社的“钱袋子”,更让村民在“家门口”挣到了8万多元的务工收入。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00842.jpg" />

一次省农科院的恩施考察,让李晶嗅到百合产业的商机。面对30万元的高投入,他以个人名义贷款购回百合种球。“李书记押上自己身家为公家干事,咱还有啥不放心的?”合作社成员的话道出了信任的重量。

初心映共富 红利润乡梓

产业发展并非坦途。2024年因大旱,玉米收益下滑,百合项目也未达预期。但风浪未能动摇航向,新屋村的中药材版图却在稳步扩展:芍药、射干、知母等渐次落地,集体种植达500余亩,带动群众自发种植200余亩。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00812.jpg" />

更令人动容的是合作社的“股改”抉择。当2024年合作社账户结余达30万元时,李晶提议并获全体通过:回收五名股东原始股本,仅保留象征性的1%个人股,95%的股份归于村集体所有。面对“为他人做嫁衣”的疑问,李晶的回答朴素而铿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村庄富了、村民笑了,这就是全部意义。比起修村委会大楼,看着乡亲们在地里实实在在挣到钱,我这心里才真叫甜!” 这份沉甸甸的结余,优先用于归还贷款、支付前期欠款和扩大再生产,而非改善办公环境,正是他“产业优先、民生为本”理念的最好诠释。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9/101800312.jpg" />

从负债累累到产业初兴,从土地沉睡到药材飘香,新屋村的蜕变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资源盘活,关键在“人”;产业兴旺,根基在“党”。李晶这粒从大城市“逆向”扎根乡土的火种,正与无数新时代新农人一道,以“拼”和“创”的实干,在田野上奋力书写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答卷。

行走在新屋村的田埂上,曾经撂荒的土地如今被规整的田垄覆盖。合作社成员指着远方忙碌的村民说:“以前地闲着,人也闲着。现在连六七十岁的老把式,都能在药田里找到活儿干,这地啊,真生出‘金疙瘩’了!”而在那间依然简朴的村委会里,李晶和伙伴们正谋划着下一个更甜美的丰收图景。

最新文章
男子假期猛刷手机刷出“斗鸡眼”,看东西重影!医生:避免高强度近距离用眼
福州的刘先生因假期过度使用手机引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视物重影,开车险酿事故。两天狂刷手机男子突然视物重影两年前的一个
新时代东宝人李晶:盘活“三资” 土地生“金”
翻过一重山坡,在东宝区仙居乡新屋村的丘陵间,一垄垄药苗正蓄势待发。村党支部书记李晶蹲在地头,指尖捻起黝黑的泥土:“这可是
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公告
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2025年关于面向社会招录消防文员的公告为增强朔州市消防救援力量,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
总投资超8亿元!科创小镇项目已进入交付倒计时
走进东营高新区一组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群映入眼帘透亮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近日,记者探访东营高新区科创小镇项目现场工人
鄂疆携手共拓大健康产业 中艾巩留产业园项目签约
2025年8月13日上午,湖北中艾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巩留县人民政府在巩留县政务服务中心举行“中艾巩留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签约
原创赵露思直播透露更多内幕,曾遭遇“驱魔”,入行工资2500引热议
最近,赵露思和她的经纪公司银河酷娱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场风波似乎才刚刚开始。解约风波在娱乐圈层出不穷,李明德之前的闹
宝鸡金台、陈仓、高新交警增设违法抓拍设备
为进一步加强陈仓区交通秩序管理,促进道路安全畅通,有效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有序,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宝鸡市公安局交通警
体育晚报AI速递:今日体育热点一览 丨2025年8月16日
  体育世界充满激情,比赛和运动员故事吸引全球目光。我们为您带来今日的最新体育新闻,涵盖比赛结果、球员动态和热门话题,助
小集市撬动大循环:印台区夜间集市激活区域经济“一盘棋”
夜幕降临,漆水河畔晚风送凉,姜女祠周边的夜间市集渐次热闹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本土优质农特产品、小手工作品、特色小吃等沿
工行无锡分行成功落地全市首笔“以贷冲贷”模式商转公业务
2025年8月6日,工行无锡分行成功办理全市首笔采用“以贷冲贷”模式的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以下简称“商转公”)业务,标志着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