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2/08153684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网易甘肃】今年3月份,中央层面正式出台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其中,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方面,《方案》要求优化 “一老一小” 服务供给,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
长期以来,刺激消费的政策多聚焦于年轻人,鼓励他们买车买房,却忽视了一个庞大且具有消费潜力的群体 —— 老年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让老年人的钱袋子动起来,或许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蕴含着巨大的消费能量。老年人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经过一生的积累,大多有储蓄、养老金等稳定收入来源,储蓄规模颇为可观,这为他们的消费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然而,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消费意愿并不高,消费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究其原因,消费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老年人经历过艰苦岁月,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消费较为保守。同时,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匮乏,从适老化的生活用品到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都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2/08153637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要想激活老年人的消费潜力,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如老年旅游项目、健康养生产品、智能家居设备等。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强老年人的消费信心。济南市民政局实施了提振养老服务消费行动,通过供需两侧一体发力育产业、促消费、优供给、提质效,持续释放养老市场活力。全市新增养老服务规模以上企业5家、达到12家,1-6月份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增长16.9%。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2/08153678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甘肃在这方面也是成果斐然,自2021年起,连续4年将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纳入为民实事任务,省、市、县三级累计投资12.6亿元,建成4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累计增加床位7843张 。仅2024年,10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就全部建成投入运营,新增养老服务设施面积16.23万平方米,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443张。这些设施的完善,为激活老年消费奠定了基础。另外,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上,甘肃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下拨省级福彩公益金2.22亿元,重点用于城乡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和设施提升改造,使得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从5% 提升到目前的50%,全省护理型床位达2.07万张,占养老机构总床位的58%,超过国家 “十四五” 达到55% 的要求。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2/08153615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2023年底,甘肃省民政厅联合12部门印发《甘肃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以来,先后安排省级福彩公益金3920万元支持23个县(市、区)开展省级试点,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利用养老机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幸福院、社区食堂、社会餐饮企业等建立老年助餐点799个,通过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降低食材供应成本、实施就餐分类补贴,提供了方便可及、经济实惠的助餐服务,惠及约92万名老年人 。
企业要敏锐捕捉老年消费市场商机,加强市场调研,精准把握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使用习惯,注重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在服务方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如老年旅游中的全程陪护、健康管理服务中的定期回访等。广西农商联合银行2024年为康养旅游项目、医疗设备采购、养老院建设等养老事业累计发放贷款23.43亿元,贷款余额达80.13亿元,促进了当地养老产业的发展。在甘肃,部分企业也积极响应,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黄家庄村的幸福驿站,由乡贤捐资、驻榆部队助力建设,从最初的老年食堂发展为集饮食、休闲、阅读、照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空间,还与卫生所结合,构建起村级 “服务闭环”,满足了老年人多方面需求,也为相关企业开拓老年市场提供了思路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soyinfo.com/file/upload/202508/12/08153687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社会应营造有利于老年人消费的良好氛围。加强对老年消费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的消费欺诈行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放心消费。同时,通过宣传引导,改变老年人传统的消费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合理消费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自2024年10月建成,镇政府派出干部管理运营,配备保洁人员,每日有众多老人在此就餐、娱乐;庆阳市探索 “党建 + 孝老” 模式,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服务;张掖市依托腾讯公益平台募集资金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就餐补助 。这些举措都营造了良好的养老服务与消费氛围。
激活老年消费的深层意义,远不止于拉动经济增长的数字跳动。当2.8亿老年人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本质上是社会对 “银发人生” 价值的重新定义 ——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赡养对象,而是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消费主体,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这种转变背后,是代际公平的生动实践:年轻人不必背负 “刺激消费” 的全部压力,老年人也能在消费中实现晚年生活的品质跃升。从济南养老企业的营收增长到广西康养项目的贷款支持,再到甘肃各地养老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实践,一个个具体案例正在勾勒出一幅新图景:银发经济的繁荣,既能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也能为经济结构优化提供新支点,更能彰显一个社会对待老年群体的文明温度。这,正是激活老年消费潜力背后,值得我们珍视的深层价值。